昨日週六,和同好趨車往石門拍石槽和梯田,下午四點多回到辦公室,回絕前往大稻埕拍黃昏的邀約,想留下,寫一篇文章,結果在電腦桌前呆坐近兩個小時外帶昏睡一刻鐘.腦袋一片空白,祗落了一個標題,卻一個字都沒下手,不知道為什麼,感覺這麼貧乏,這麼空泛.
我原想寫的是一篇關於旅遊的文章,為了應景,因為我們blog辦了一個旅遊攝影大展嘛,然後在腦袋裡搜尋曾經有過的遊行經驗,回頭一看,這些全部都像一顆芝麻一樣,不足為道.也就是說,在我這一生中,不管出國,不管國內,不管獨自,不管群體,這些旅行,基本上祗是生命中的一個片斷,但這些片段並沒有為我的人生妝點出太多的美麗色彩.
一個好朋友曾經和我分享過他對旅行的認知:因為上帝創造了這個世界,他想窮極一生去探究這些美麗;我去Nepal的旅程中有一位團友和我說,他整趟旅程中主要目的祗是要去倫比尼看釋迦摩尼佛的誕生地(我當時想,哇我難道跟到了進香團);我去Canada的一家庭團員五人,他們說他們每年過年出國,因為留在家裡媽媽要當煮飯婆(我當時想,哇你們也太有錢了,一家五人出國總要花個40萬台幣,祗是為了讓媽媽不要煮飯?)
我想旅行對每個人的意義不同,其實我對自己是絕對主觀,對週遭朋友卻還尊重,所以他們說法基本上我還相信;曾經很有系統的分析過自己出國旅行的目的:
1. 因為駭怕過年在老家團圓,老媽逼婚親友議論,雖然台北城市年過三十不婚未婚離婚已是滿坑滿谷,但後山老家這算怪胎一個,所以乾脆來一個眼不見為淨(這就是每年春節不嫌費用高漲仍堅持出國的原因)
2. 出國旅行是可以真正將工作完全放下,讓自己心靈真正休憩的機會.
3. 秀麗的景色和特異的人文還是會讓我感動.
4. 虛榮:當你的護照集滿了10個國家的印戮時,我告訴你,你絕對會想集滿100個.
(寫到這裡,HBO正在播一部好看的片子,我待會再來完成它,待續...)
1 則留言:
verin:
你寫的真好,你怎麼會覺得自己的文筆不好呢!
其實我覺得真實就是好,
讓人能懂,能感動就是好,
不管是圖,是文字,是影像...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