星期六, 12月 30, 2006

瓦喇的川藏之旅-不老的傳說




本來我有一份穩定的工作,收入剛好可以養活自己和貸款,公司甚至還提供我在台北的住宿,更重要的是工作上有許多伙伴已經成為了我的好友,但是,我還是選擇了離開這一切,去追逐自己只不過寫在筆記本上的幾件事,因為我知道,如果現在這一刻我不能放棄我所擁有的,那麼,當將來我更加富有,又或者擁有更多更好的機會時,我就更不可能放棄了,那麼,是不是一直到死亡的那一刻為止,我都捨不得拋棄所得到的,去換取那些很稀有而能夠讓自己驕傲的事。
有很長的一段時間,朋友們都笑我只是出一張嘴的人,說得到做不到,多到甚至已經忘記了有多少個朋友用這樣的口吻嘲笑過我了,可是我在心中確很清楚的知道,這所有的一切我都會一一的完成,只是時間上會有不同的選擇罷了!而完成了這一切,不僅僅是為了證明自己不是一個只出張嘴的人,其實,真正的目的是希望告訴自己,人一定要很驕傲很驕傲的活著。
大部份的人活著,充其一生就是在賺錢而已,小的時候唸書也是為了將來為賺更多的錢而做準備,如果有了小孩,也會希望自己能多賺一點錢為他的將來做準備,絕大多數的人類,都信奉著一種由紙做成的鈔票,終其一生的努力,都在為獲得這種東西而感到滿足跟快樂,但是,如果上帝讓我出現在這個世界,是為了讓我跟其他人過著同樣的生活,那麼祂又何必這麼大費周章,去創造這麼多彩多姿的一切呢?
在全世界60億人口當中,每一年會騎行自行車進入西藏的人數只有兩百人左右,剩下的人大概都會說:我很羨慕你、我有家庭小孩要養、我有貸款要繳、我沒有時間、我沒有體力、我已經老了.....之類的話,但是僅管如此,每一年還是會有一兩百人去完成這件事。中間或許有的人會放棄,有的人會無法完成,但是他們還是試著去追求這個目標。
這篇文章要記述的是一位已經51歲的勇者,他是廣西省桂林市第五人民醫院的骨科主任梁建明先生,我跟他在理塘相遇,雖然一路上他騎他的我騎我的,碰面的次數不多,但是看到他讓我知道原來生命是多麼值得不停的去追求,在騎車的過程中有記者訪問他,為什麼他已經51歲了還要騎行西藏是有什麼目的或意義嗎?他的回答竟然是:沒有任何目的跟意義,就只是想完成它!
他帶著18歲的兒子,騎著一台全車都生鏽的破車,馱著比我重兩倍的行李在高原上奔馳,在瀾滄江大峽谷爬坡時我曾追上過他,但隨後又被他超越,一路上他們父子倆搭帳蓬自己煮飯吃,甚至攜帶登山式的高壓鍋,有一天晚上,我們到了一個小村,因為爆胎,梁醫師父子在十一點時才抵達,他們跟我們一起住進當地的農家裡面,這時候有車友發現梁醫師的車已經嚴重變形,於是兩三個車友很熱心的幫他修車,已經十二點多了,我受不了首先躺平昏睡,隔天早上起來聽車友說,他們修完車居然還能自己煮飯吃晚餐,弄到一兩點才睡,體力實在是過人。
如果你已經五十一歲了,你現在在過什麼樣的生活呢?又或者你希望你五十一歲時,會是怎樣的一個人呢?我很好奇,有多少人在十歲的時候上作文課,寫的願望是環遊世界,但是他又真的有做到呢?如果你的答案是將來一定要做,或是將來一定會做,那麼我認為根本是不可能完成的了,因為過去的幾十年生命中,你都在做跟自己夢想無關緊要的事,那麼將來的生命也不可能放下腳步,回到童心時所設定的方向了;仔細想想,現在的自己,跟小時候的自己根本就是不同的兩個人,那種天真、自由、不顧一切的性格都消失了,做為一個人所具有的道德勇氣和正義感,也在生活裡一點一滴的被磨滅了,到底自己是真的成長了還是退步了呢?
曾經有幾個人告訴我,我很羨慕你騎著自行車去西藏,但是我現在已經五十歲了,已經沒有辦法了;我心裡想:其實你不只五十歲了,事實上你已經八九十歲了,已經進入等死的年齡了才會覺得自己沒有辦法。我不知道自己的未來究竟如何,但是我知道,當我五十歲時,我還是會自信滿滿的相信,自己可以完成這世界上的任何事情。
第二張照片是來自盧森堡的Leo,我跟他在離拉薩不遠的日多相遇,對我而言我已經快要到達終點,但是對他而言,他卻才剛從拉薩出發,我跟Leo只有一頓飯的交情,他告訴我他從阿拉伯騎過來,經過伊朗跟伊拉克和印度,再從尼泊爾翻過西藏,他已經騎行八個多月了,打算循著滇藏到泰國去;他的裝備也比我重很多,自己一個人完全不懂中文的他,竟然會嘗試這趟旅程,在談話間我一直沒有詢問他的年齡,但是我知到他的身體一定比梁醫師經歷更多的歲月,但他的心靈卻不曾衰老。

3 則留言:

匿名 提到...

瓦喇兄:
我不羨慕您的西藏之旅,雖然景色很優美,但太苦了!

匿名 提到...

瓦喇兄:
我不羨慕您的西藏之旅,雖然景色很優美,但太苦了!

wala 提到...

其實一點都不辛苦
而且很幸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