星期一, 10月 30, 2006

瓦喇的川藏之旅

每一次上網看Blog,唯一讓我期待的就是文棋川北之旅的記行,現在已經成為我每天迫不及待想看的東西了,另外一方面,也讓我不得不趕緊整理關於我去西藏的一切;所以Wala從今天起會以連載的方式,一天一點的發佈關於川藏之旅的遊記,而這些資料,也期待將來能有出版的機會,敬請期待!
首先,為各位介紹這趟Wala自行車川藏之旅的路線圖,這一張圖從收集資料到繪製完成總共花了我兩天的時間,因為我在騎行的過程中,所寫下的筆記實在太亂太多了,說到筆記,我不得不提了,我相信大多數的人,都沒有過獨自旅行的經驗,大部份的人多出國去玩都是參加旅行團吧!而少數喜歡自助旅行的人,也大都會呼朋引伴一起前往,尤其是像前往一些比較神秘的地方,為了安全上的顧慮,更是不可能獨自旅行,但是這一趟Wala獨自一人前往西藏,卻有幾個心得;

第一就是獨自旅行的途中,更有機會去認識來自世界各地不同的朋友,這一趟到西藏去,在旅途中所結識的朋友不計其數,而且他們也都帶給我美好的回憶,我稍微做了一個統計,我結識了北京人、四川人、新疆人、山東人、上海人、廣西人、荷蘭人、德國人、日本人、美國人、瑞士人、法國人、香港人,這些旅行伙伴們在漫長的旅途中與我交心,我們一起流汗一起為西藏不可思議的景色讚嘆,撇開華人不算,德國人和荷蘭人的數量最多,他們真的非常熱愛旅行,而且總是自己一個,我在康定買燒烤時,遇到一個德國18歲的大男孩,他利用上大學前自己一個來到康定,我們兩個就站在燒烤攤前聊了起來,一手拎著牦牛肉一手拿著脾酒,漫步在康定的石板路上。有趣的是,一個台灣人都沒有遇到,我認識的台灣人,通常都會說:我真的很羨慕你去西藏。

第二、選擇獨自旅行你會有更多的時間寫下筆記,因為你經常會覺得孤單,也會有更多的想法和時間寫下所發生的一切,而且你對一切的感觸和看法,會超越過去的自己

第三、你對人文的關懷看觀察,在獨自旅行當中會體驗得更深刻,因為你得自己去找飯吃、你得自己想辦法找地方睡,你得自己去殺價,你得自己走入每一條巷子、每一個樓梯、每一間廁所,你會發現,這一刻你才真正的與這個世界接觸,原本他們的生活是這麼一回事,這一刻你已經不是一個觀光客了,而會真正變成一個旅人,觀光客跟旅人最大的不同就是,你走過的路你一輩子都不會忘記如果你是一個旅人,包括你在哪裡吃了一碗麵,多少錢?味道怎樣?所有的一切在任何時候都好像是昨天才發生一樣,但如果你是去觀光的,抱歉!你很快會忘光一切,因為觀光並不會帶給你任何的感動。

第四、獨自旅行的你想去哪裡就去哪裡,流浪到一個地方,想待多久就待多久,誰都不能左右你,所以永遠有計劃外的驚喜;有一天我騎到然烏,卻遇到陰雨不散,途中相遇而結伴同行的車友他們想繼續前進,但我堅持要留在然烏休息,果然隔天讓我見到此生未見的美景、天葬等等不可思議的景象。

獨自旅行的過程中,充滿了不可知的冒險與驚奇,連很多大陸朋友得知我是一個人勇闖西藏,都感到驚訝不已,因為當地的治安、環境都存在著隱憂,更何況我選擇的是以自行車的方式前行,在一開始出發的過程中,就遇到了第一個麻煩,那就是入藏證的問題,因為過去西藏發生過獨立暴動,懷疑有外國人居中搞鬼,中國政府於是規定,凡外國籍遊客進入西藏都必須申請入藏證,然而一般入藏證的申請,都是在購買飛往西藏的機票時同時辦理的,申請進藏的時間通常在七到十天,當我去申請時表明我是要騎自行車進去時,居然沒有一家旅行社願意幫我申請,因為我一申請就要兩個月,當中如果我在西藏發生任何問題,該旅行社都必須負起連帶的責任,沒有一家旅行社願意承擔這樣的風險,為了入藏證的問題,我整整耗了一個禮拜,在最後,我決定不管入藏證的問題,冒著被抓到會罰幾萬塊(RMB)和被遣返的風險,偷渡進去。
在騎行的過程當中,每一步都是艱難的,我常常跟朋友說,這是這一輩子我所做過最困難的事了,不同在於,這一件事雖然很困難,但是只要你能堅持下去,最後就一定會完成,而很多困難的事是僅管你很努力,卻不見得能成功的,所以騎行西藏是多麼的值得去做!而接下來,我要為各位說明整個川藏線的路線圖,這同時也是我用生命和意志所繪製出來的路線圖!歡迎各位點擊放大後下載!



肉體的地獄 靈魂的天堂

各位如果看到這張海拔高度路線圖就能清楚的了解,從成都到西藏,一共要翻越15座知名的大山,其中還有小山頭數十座山丘數百座,就無法一一標示在路線圖中了,15座大山中海拔超過四千米的就有12座,海拔超過五千米的更有兩座,而最矮小的一座二郎山雖只有2170米的高度,但是其落差之大,上坡之難也足以讓人吃盡苦頭。對於我這個從未真正接觸過自行車運動的人來說,在第一天從成都騎往雅安的路上,發現怎麼一路盡是上坡,就已經有了放棄的念頭了,隨著每一天坡度愈來愈陡,放棄的念頭也愈來愈強烈,要不是我這個人太愛面子,根本就不可能死撐過來。比較幸運的是,雖然本身的體能狀況並不理想,但是一路上並未發生任何高原反應的徵狀,事實上,跟我在路上相遇而一同結伴騎行的車友們也都沒有發生高山症,但是我們卻聽到有許多其他遊客發生高山症的狀況;其實高山症的發生通常是在海拔3500公尺左右,由於空氣中的含氧量比平地減少了三分之一,長時間人體產生氧氣不足,進而併發呼吸困難、頭暈、頭痛、耳鳴、全身無力、氣喘等現象,如果不趕緊改善,有可能會造成心肺衰竭或肺水腫而死亡,中國為了打造青藏鐵路,就有超過數千個勞工死於高山症。在青藏高原上,常常會聽到外地人的抱怨是:連走路都覺得好累!其實在高原上不僅僅走路會累,也因為缺氧的關係,智力和視力都會下降,在五千公尺的高山,氧氣更是稀薄,一開始我光想到我要馱著幾十公斤的行李,一路上騎上去就覺得可怕,這個被稱之為第三極的世界「青康藏高原」,一直以來就有肉體的地獄之稱。
肉體的地獄一名可不是憑空得來,除了缺氧的問題還有一個就是寒冷,夏季八月在五千米的高山上住一晚,晚上可以達到將近零度的低溫,我已經問了有多少個清晨我是發著抖起床的,記憶中好像每天都是發著抖起床的,但是在下午兩點的時候,氣溫又可以上升到近攝氏三十度,劇烈的溫差變化,常常使旅客一不小心就感冒了,一感冒就併發肺水腫,諸如此累的案例太多太多了。可能每天騎著自行車,我的身體已經忘掉要生病了,這一趟路,居然都是在看著別人生病,每一天從早上六七點就開始出發,也因為我體力較差,騎乘的速度較慢,經常都要騎到九點十點才到下一站,很多時候,車友們都已經到站吃完飯洗完澡準備睡覺了我才到站,所以休息的時間又比其他人要來得少,幾乎每一天都是到達了預定過夜的地方,行李一丟躺下就睡著了,可能不用一分鐘就入睡了,所以我說:身體已經忘記要生病了!
當我累到不行的時候,我就停下來寫筆記,這是一個很不錯的休息方式,所以筆記本和筆永遠都在我的口袋裡,因為騎行的過程中你會不停的看到美景,你會不停的在腦海裡想東想西,而這一切正好利用休息的時候記錄下來。我在出發時,帶了五大本地圖,包含四川、西藏、青海的所有省、縣鄉鎮地圖,加起來可以有好幾公斤,還有一堆我在網路上印出來一張張的資料,最後這些地圖通通被我丟掉,要不就是寄回成都友人家裡,只留下一張A4的路線圖,上面說明著我這一天應該騎到那個村,而下一個村又叫什麼,沒有路線,上面滿滿的都是地名,重量可能不到兩克,其實真正的地圖在嘴上,路在嘴上到處問就是了,你只要到一個村或鎮裡,找一個聽得懂普通話(國語)的人,告訴他你要去的地名他就會指點你方向了,前提是你最好多問幾個人,一開始所帶的那些地圖,不但重得不得了,還經常出錯,因為他地區繪製的準確度不高,要不就是有很多地方因為坍方而改道了,在騎車的過程中,能夠減少一公斤的行李不知道是多麼幸福的一件事,我甚至後來為了減輕重量連雨衣都丟掉,很多車友看我一直在寄一直在丟,他們也跟著寄跟著丟,大家都拼了老命在丟東西,希望將裝備減低至最少需求,但也因為這樣,我不知道淋了多少雨和冰雹,在只有零度左右的氣溫中騎著自行車,淋著大雨和冰雹衝下坡,當時我對自己發誓,如果這趟路下來我不死,將來無論如何我都不會把寶貴的雨衣給丟棄。
路線圖各位已經大致都看過了,接下來,wala將從食、衣、住、行四個方向,為各位介紹川藏之旅的過程,同時也依據當時的情況盡其詳細的為各位進行描述及照片的介紹

1 則留言:

wintry 提到...

1.我同意一個人旅行有它的樂趣,不管自助或跟團其實都是如此:如果你跟團,你會認識團裡磁場你和較接近的團友,你會有幾天的時間和這來自同一個世界,卻素昧平生的朋友,儘管當下很愉快相處,我的經驗是,就享受當下吧,不要想太多,回台灣每個人都得回到各自的世界.

當然,可能我較冷血,其實我之前很多旅友他們都還會彼此連繫.我則很懶,想想連台東老家都一年回去的人.....

兩個或兩個以上的朋友一起旅行,不管跟團或自助,就是圍繞在這個圈內,最大的好處是你可以更認識你的朋友;但人就是如此,在熟悉的環境熟悉的人群中,就是懶的去迎向另一個世界.

以後,我也要也一定會獨自自助旅行,我也相信我會去很多很多的地方和國家,但我猜,我的感觸和感動應該無法如同wala,我對世界實在太漠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