星期日, 2月 22, 2009

Promises,多麼沈重



Promises,台灣翻譯成:「美麗天堂」。

我不習慣看記錄片,但這部片卻深深震攝我。

導演選擇七個居住在耶路撒冷的小孩,有系統地拍攝他們的生活,並訪談他們的想法。透過七個不同族裔、國籍或宗教信仰的孩童,抽絲剝繭,呈現以色列和巴勒斯坦人之間,數百年來盤根糾結、錯綜複雜的恩怨與情仇。片子是1995年開拍的,這世界的火藥庫,戰爭和攻擊依然持續,這千年糾葛的仇恨情結仍化解不開。

從聖城「耶路撒冷」說起...

耶路撒冷的故事大家耳熟能祥,要看懂這部片先從它的歷史說起:The Land of Promise是聖經裡的「應許之地」,主要的衝突點在於爭奪巴勒斯坦這塊土地。位於地中海沿岸的巴勒斯坦,地處歐、亞、非三大洲交通要道。歷史上,猶太人和阿拉伯人都曾在此居住過。猶太人是這裡早先的居民,直到西元622年,阿拉伯人戰勝羅馬帝國後不斷遷入,並與當地土著居民同化,取代猶太人成為這裏的主要居民。但19世紀末20世紀初,猶太復國主義興起,世界各地的猶太人大批移回巴勒斯坦。第一次世界大戰期間,巴勒斯坦淪為英國的「委任統治地」。英國將其分為兩部分:以約旦河為界東部稱外約旦(即今約旦王國),西部仍稱巴勒斯坦(即今以色列、約旦河西岸和加沙地帶)。此後,世界各地猶太人開始陸續移居巴勒斯坦地區,在英、法兩國〈巴爾佛宣言〉的協助下,以色列成功於1948年復國。大批伊斯蘭教徒只好逃離它們居住上千年的土地,成為流散巴勒斯坦四處無依難民。為了團結力量向以色列討回失去的土地,伊斯蘭教好戰份子乃組成巴勒斯坦解放組織,帶來一連串的以、巴衝突事件。

Promises

七個年紀9到13歲的小孩分別來自不同的背景:以色列屯墾區右翼分子;耶路撒冷城裡的阿拉伯小孩、未來的猶太祭司、沒有宗教信仰的猶太人﹝雙胞胎兄弟YARKO、DANIEL﹞、巴勒斯坦難民營的基本教義派;巴勒斯坦政治犯的女兒。雖然他們彼此所住的地方相隔不超過20分鐘的車程,但是他們之間的距離卻有如兩個宇宙般的遙遠。

導演以跟拍的方式分別記錄這7個孩子的日常生活,同時透過提問,來獲取他們對自己生活現狀的想法,並捕捉他們細微而真實的動作反應或情緒表情。影片透過剪輯,導演讓兩個基本上完全衝突的對立面交錯呈現,觀眾很快就可以認識到以巴衝突的嚴重性並體會到雙方和解希望之渺茫。

透過影片可以瞭解,所有問題的糾葛不清的源由就是「Promises」,「The Land of Promise」聖經應許的被認為是猶太人;二次世界大戰後英法Pormise以色列的復國;阿拉法特「Promises」巴勒斯坦人建國,夏隆「Promises」帶領更多猶太人回以色列,美國歷任總統則「Promises」調解以巴衝突。然而在這些應許和承諾裡,雙方視彼此為敵人,仇恨在教育中根深柢固的被建立。

台灣,很長的一段時間被拿來和以色列相提並論,在過往威權專制下,我們的教育裡也視中國為萬惡共匪,過往牆垣上也直書要反攻大陸解救大陸同胞,要以三民主義統一中國;但和以巴的千年仇恨相比,和以色列建國60年來幾乎永寧日的對立和衝突,我們何其有辛啊。

導演是從小在那個地方長大的,他在片中一開始說:「他過著很平凡的生活」,意思是說他是從戰火中長大的,意思是仇恨和對立就是他們平凡生活的一部份;而導演在最後讓住在難民區的小朋友和不信教的兩兄弟相見,幾個小孩突破了以往僵化的偏見,很快地就玩在一起,也建立了令人動容的友誼。兩年後導演又回到了一樣的地方,再度的訪談那些小朋友,但發現那些小朋友已經深陷在仇恨之中了,而那些小朋友不是對戰爭漠不關心,就是對和平的希望感到絕望及不可能,並帶著失望的心理把好不容易建立起來的友誼使它隨著時間而慢慢的消逝不見了。

到了最後一幕,導演把畫面拉到了新生兒的身上,意謂「和平」,也許得冀望下一代。

「Promises」多麼沈重。

沒有留言: